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開放近用資訊筆記 - 10.23

老師又談到了英文實力的問題,說我們大四畢業之後,必須比剛入學的時候還好。系上的上課用書幾乎都是中文書,如果不靠自己,恐怕英文也很難進步。之前跟國外索取的open access :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 這本書,老師要我們挑選其中一篇來閱讀,沒讀幾個字就要查字典,單字懂了,各字之間卻連不太起來,我的英文實力還有很多要加強的地方。
又說到了上次那音樂分享的後續問題,社會上還有許多不合理跟值得懷疑的地方,但不一定會被大家拿出來討論。思考跟問問題是很重要的事,但我好像都挺缺乏的,我好像只會背書。


著作人格權
1.公開發表 表示其本名、別名或不具名之權利
2.禁止他人以歪曲、割裂、竄改或其他方法改變其著作之內容、形式或名目致損害其名譽之權利。
3.著作人死亡或消滅者,關於其著作人格權之保護,視同生存或存續,任何人不得侵害。
4.共同著作之著作人格權,非經著作人全體同意,不得行使之。各著作人無正當理由者,不得拒絕同意。
5.未公開發表之著作原件及其著作財產權,除作為買賣之標的或經本人允諾者外,不得作為強制執行之標的。
6.著作人格權專屬於著作人本身,不得讓與或繼承。

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館藏發展 - 10.21

上課老師給我們看了MIT某老師給大學生出的作業,我想這是要讓我們知道,我們跟別人的實力差在哪,還有我們應該要有的讀書態度。讀書才是我們的本份,想到的第一件事,應該是等一下要讀什麼書、什麼書還沒讀之類的。打球那些娛樂,應該不是我們每天的首要目標。
又提到了我們的英文實力跟全民英檢,一旦決定了要去考,就要一步一步的去準備、提升自己的英文實力。英文實力是重要的,但是卻是急不得的事,沒有人可以一夜之間英文就突然變好的。千萬不要去補習,即使因為補習而通過了考試,你的英文能力也不見得提升,你會的只是那些考題。
讀書還是自己的事,就算給再多的東西,不讀還是沒有用。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館藏發展白皮書

圖書館主要服務對象:
1.一般民眾與研究人員
2.圖書館界與機關團體

願景:主要是積極拓展三個館藏特色,分別是臺灣資料、親子資料及視障資料

目標與策略:服務讀者應放在首位
1.保存文化(無法蒐藏全部人類知識的結晶)
2.充實設備(非目標,本來就該做的)
3.服務讀者(提供服務,不一定提升國民素質)
4.研究發展
5.合作交流(館際互借)
6.行銷推廣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開放近用資訊筆記 - 10.16

http://www.wretch.cc/blog/sunny1203/23912304
老師讓我們看這則新聞,這是在說有一個人,在自己的網站提供了一個連結,裡面提供了許多的歌曲,有很多可以線上試,但也有很多是可以直接下載整首歌。後來,他被判有罪入獄。
如果只是單純的提供試聽,應該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提供下載,那可能就觸法了。
但如果提供像生日快樂歌這類的,年代久遠,無法知道原作詞、曲人,是不是就不觸法呢?
開放近用好像無法用在音樂上,因為音樂人他們大都是以賺錢為出發點。

上課又有講到人格權,應是包括身體、健康、名譽、自由等等,是不能夠買賣的。

著作權,又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
著作人格權:
主要是保護著作人之名譽、聲望或其他無形的人格利益,該項權利因具有一身專屬性,故不得讓與或繼承。(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
著作財產權:
著作財產權是無形的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識所產生之權利,故屬知識財產權之一種,包括:重製權、公開口述權、公開播送權、公開上映權、公開演出權、公開傳輸權、公開展示權、改作權、散布權、出租權等。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館藏發展筆記 - 10.14

xx白皮書,通常為寫過去到現在的事。xx綠皮書,為寫未來的願景。但在台灣常被誤用。

館藏是要均衡發展,還是要有館藏特色?兩者是對立的。

圖書館的館藏要穩定發展→買一本新的,丟一本舊的。否則圖書館會不夠放,要一直擴建。

現在圖書館的開關門時間,為館員進出的時間,應為讀者進出的時間才會→圖書館是個服務業。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開放近用資訊筆記 - 10.09

開放近用的真諦

開放近用是針對資訊近用性的社會運動,從使用者的角度擴大資訊的流動性。矯正智慧財產權向資本主義的傾斜,在不涉入洲以律改革的前提下,藉著政治、商業、道德等訴求,遊說著作所有權人基於本身的理念及利益,釋放資訊本身的自由性,藉以促進全球的發展。

圖書館的本質就是開放近用,讀者免費使用館內所有的資訊。(圖書館提供資訊不收錢,頂多收手續費。)

開放近用內容:
1.開放近用文獻是數位的、線上的免費文獻,免除絕大部份著作權或授權的限制。
2.開放近用與傳統學術文獻的特色及服務相容:著作權、同儕評閱、營利、印本、典藏、聲望、生涯發展、索引等。
3.開放近用的法律基礎,來自著作所有權人的同意及公版著作,以前者居多。
4.開放近用的對象,以不冀望由寫作取得直接報酬的人為主。(eg.老師,不會想寫一本教科書來賺錢。)
5.部份開放近用行動以稅款贊助的研究成果為對象。
6.開放近用文獻的製作及出版,仍需要相當的費用。
7.開放近用與同儕評閱相容,很多科學及學術文獻的開放近用行動堅持同儕評閱的重要性。
8.以開放近用模式傳送研究論文,有兩大方法:開放近用學刊及開放近用典藏所。
9.開放近用的目標是建設性的,不是破壞性的。
10.開放近用不等同於全面近用。
11.開放近用是一種近用模式,不是經營模式,不是授權模式,也不是內容模式。
12.開放近用照顧到相關團體的需求。
13.開放近用有歷史根源。

開放近用的3B:
1.布達佩斯開放近用提議(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2.畢士大開放近用出版宣言(Bethesda Statement on Open Access Publishing)
3.柏林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 and Humanities)

布達佩斯開放近用提議提出兩個策略:
1.開放近用典藏所(玉律):包括未經同儕評閱的預刊本及通過同儕評閱的刊後本,依典藏的對象,可分為機構典藏、學科典藏及自我典藏。
2.開放近用學刊(金科):經過同儕評閱的論文,在學刊發表,置於網際網路,供讀者免費使用。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館藏發展筆記 - 10.07

數位館藏

定義:
The livrary's digital resources include digitized analog material,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access via electronic gateways to remote digital and digitized databases.
數位館藏資源包括1.數位化類比館藏2.數位化資訊3.檢索別人的數位資訊

圖書館只能處理有記錄下來的資訊,如只在腦中思考的東西是無法被收藏的。

數位化館藏發展背景
1.電子出版的盛行
2.電子圖書館的發展
3.書刊售價增加與圖書館預算削減
4.科技發展
5.讀者使用習慣
6.網路電子資源迅速發展

數位館藏特色
以多種形式出現(錄影帶、光碟……;錄影帶、光碟→類比,裡面的資料→數位)
資訊以多層次方式提供(同一份文件可能有不同屬地,eg.1.某同內容作品,但為不同家出版社出版 2.同一文章可能出現在兩個不同的資料庫)
數位資源有些在本地電腦可直接取用,有些是透過遠端取用(其實只有願意,到哪都能使用,只是廠商的限制罷了)

圖書館的電子館藏可分為三種
1.將圖書館的真實館藏電子化
2.引進出版市場現成的電子資源(現成資源)
3.運用網路上免費的電子資源(自由資源)

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開放近用學刊目錄
http://www.doaj.org/

Internet Archive
http://www.archive.org/

JSTOR(學刊做成數位典藏)過期學術期刊全文資料
http://www.stpi.org.tw/fdb/jstor/index.html

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古騰堡計畫

496100082 蔡乃文 圖資二 館藏發展 梁公九諫 佚名 上海 古籍出版社 西元1981?出版 圖檔網址 文本編號26886(http://www.gutenberg.org/2/6/8/8/26886)
496100082 Nai-Wen Cai,Collection Development,Liang Gong Jiu Jian,Author:Unknow,Shanghai:Gu Ji



496100082 蔡乃文 圖資二 開放近用資訊 天豹圖 佚名 上海 古籍出版社 西元1981?出版 圖檔網址 文本編號26904(http://www.gutenberg.org/dirs/2/6/9/0/26904/)
496100082 Nai-Wen Cai,Open Access,Tian Bao Tu,Author:Unknow,Shanghai:Gu Ji

古騰堡計畫- open access







系級:圖資二
學號:496100082
學生:蔡乃文
修課名稱:開放近用資訊
書名:天豹圖
作者:佚名

古騰堡計畫-colldev






系級:圖資二
學號:496100082
學生:蔡乃文
修課名稱:館藏發展
書名:梁公九諫
作者:佚名

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

開放近用資訊筆記 - 10.02

開放近用運動的發展

2004年11月18日,Google宣佈其Google學術計畫:圖書館的書全部或部份掃瞄,可以提供線上閱讀,讀者不用上圖書館。

百慕達原則:人類的基因序全部開放,讓全人類可以共享基因排序。

布達佩斯開放近用協議認定的開放近用是:
在公眾的網際網路被免費取用,允許所有使用者閱讀、下載、複製、散布、列印、檢索內容,並連結至原來的網頁,爬梳內容供檢索之用,置入軟體當成資料之用,以及其他的合法用途,除了上網本身,沒有費用、法律及技術等障礙。複製及散布的限制,以及著作權法的施行範圍,祗限於讓作者控制內容的完整性及姓名權。

畢士大開放近用出版宣言(2003年6月公告):
主張開放近用出版品必須備下列兩特性
1.保留部份權利:作者及著作所有權人授權所有使用者免費、不能撤回、全球性、永久的近用權利,祗要恰當的署名原著者,就可以不拘理由以任何數位媒體形式,公開複製、使用、散布、傳送及展示原作品,製作及散布衍生品;印本形式祗限少量及個人用途。
2.公開典藏:包括所有附件、前項著作權聲明在內的完整作品,以適當的標準檔案格式,寄存在至少一個線上典藏機制裡。該典藏機制必需由學術單位、學會、政府機構或其他聲譽卓著的單位支援,採開放近用、散布無限制、跨平台及長期典藏政策。

柏林宣言:開放近用科學與人文學知識:
柏林宣言的簽署者表達他們的兩個目標
1.作者及著作所有權人授權給所有的人近用其作品,免費、不能撤回、全球性的權利;祗要使用者清楚標示作者的姓名,就允許使用者不拘目的,以任何數位型式,公開複製、使用、散布、傳送、展示原作品,及散布改作的作品,並允許製作少量印本供個人使用。
2.包括所有附件及授權聲明在內的完整作品,必須以標準的電子檔案格式,以適當的的科技標準(如開放典藏),儲存在至少一個線上典藏所,該典藏所必須由學術機構、學會、政府機關或其他知名組織設立及管理,以確保其作品得以長期地開放近用,無限制地散布,並保障其互通性。

開放近用三要素:1.自由近用 2.再散布 3.合理典藏

圖書館藏書的目的不是典藏,而是使用。

即使開放近用,仍有著作權存在。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館藏發展筆記 - 09.30

1. take_a_seat



2. living library




老師給我們看了上面兩個影片。

第一個影片是說,圖書館裡面的椅子會跟著你走,出圖書館時不用還,他會自動歸位。
看到的時候,覺得很棒,但是很可惜它是假的,這只是呈現一個概念。因為以現在的科技來講,還不可能做到像那個樣子。但我想「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因為有需要才是人類發明的動力,將來某天應該能夠達成。

第二個影片,是在一個瑞典南方小鎮Malmö的一個圖書館。一開始是看他們的還書系統和機器排書,重點在後面,他們的special collection,人。
在他們的圖書館,不只可以借書,人也可以出借。有六個人,分別有不同的身份:1.有前科的人(ex-criminal)2.動物保護者(Animal Rights Activist)3.女性主義者(Feminist)4.同性戀(Lesbian)5.回教徒-伊瑪林(Imam)6.性別錯置的人(Transvestite)。把人借出去,就像在讀一個人的一生、他的生活,你可以問他問題,但是他回答什麼就是什麼,你不能不想聽或是羞辱他之類的,你更不能夠隨便改變一個人。不像讀書,你可以只選擇要讀的部份。
這讓我想到之前老師讓我們看某外國圖書館,在星期三,小朋友可以帶他們的寵物去跟他們一起讀書。
其實圖書館不只是借書、還書、編目等等的地方而已,只要自己想要什麼就能創造什麼。圖書館真正要在乎的是讀者,他們喜不喜歡,因為圖書館是一個服務業,被服務的人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