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開放近用資訊筆記 - 09.25

開放近用文獻的特色是數位、線上、免費,且沒有大部份著作權限制,也沒有授權限制。
開放近用移除價格障礙(訂閱、授權、點閱費)及授權障礙(著作權及授權限制)。
布達佩斯開放近用促進會:有多種程度及類型的方法,更寬廣及容易地近用至這些文獻。開放近用至這些文獻,係指從網路免費取得這些文獻,允許使用者
1.閱讀 2.下載 3.複製 4.散布 5.列印 6.檢索內容 7.連結至全文 8.爬梳內容 9.置入軟體 10.其他合法用途。


開放近用與下列事項相容(不衝突):著作權、同儕評閱、營收、印本、保存、聲譽、生涯發展、索引等,以及
傳統學術期刊的支援服務。
讀者不必付費,因此沒有近用的障礙。


開放近用的法律基礎是著作所有權人的同意或公版著作,通常是前者。
開放近用以著作所有權人的同意或著作財產權失效的公版著作為訴求,不需要消滅、修改或邊緣化著作權。


開放近用倡導者主張,以納稅人的公款進行研究,得到的成果理應開放。
有三種資料屬於例外1.軍事研究的機密資料 2.可申請專利的發現 3.作者可收取版稅的出版品。


開放近用文獻的製作及出版不是免費。


開放近用計畫是建設種的,不是破壞性的。
學刊價格的成長是通膨的四倍以上。


開放近用是一種近用模式,不是經營模式。


開放近用不等同於普及近用。
即便開放近用已經完全達成,仍有四種障礙存在:
1.過濾及檢查障礙:學校、雇主、政府限制使用的範圍。
2.語言障礙:線上文獻以英文居或單一語文,機器翻譯仍在發展中。
3.近用障礙:多數網站讓殘障人士難以近用。
4.連線障礙:數以十億計的人,被數位隔離,包括幾百萬學者被迫離線工作。


圖書館:解決學刊的價格危機及授權危機。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開放近用資訊筆記 - 09.18

開放近用資訊:在所有權人主動授權下,可以免費使用。所有權人同意該資訊被無限制的閱讀、下載、複製、儲存、印製、……。

網路上有許多原文的教科書,其作者有提供全書的內容免費下載。

寫封英文信,試著索取<<Open Acces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 handbook>>這本書。

館藏發展筆記 - 09.23

技術服務
定義 :
1.Tauber:凡是與資料的獲得、記錄和保存有關的工作項目。
2.Lancaster:對資訊資源加以組織與控制的活動,目的在產生各種不同的工具,例如:目錄、書目等,以供讀者服務。
3.ALA Gloss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資料的採訪、組織、書目控制、書安處理以及館藏維護等。


技術服務的範圍與內容
範圍:
資料選擇採訪、分類編目、資料加工處理、典藏、圖書館資料保存、館藏發展。


館藏發展
定義:
圖書館學暨資訊科學詞彙(ALA Glossary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指出館藏發展是包含:
決定及協調選書政策、評估讀者及潛在讀者的需求、館藏使用調查、館藏評鑑、確認館藏需求、選擇資料、資源共享的規劃、館藏維護以及館藏淘汰等有關館藏的發展活動。


圖書館自動化對技術服務的影響(嚴格來說,沒有「圖書館自動化」這個名詞)
生產力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務品質改善。
組織結構發生變化:
1.技術服務部門將以讀者或學科性質為劃分依據;逐漸與讀者服務整合。
2.功能、單位、部門合併。例:採訪與編目合併、採訪和期刊合併;原始編目工作將併入讀者服務。
3.部門的新增與改名。例:自動化系統/資訊組。
4.功能的分散化;朝向分散制發展,技術服務部門將更倚重協調人員,以統籌某些特殊功能的專業知識及政策發展。
5.人員的移轉與重新指派。
6.工作流程和項目的重新設計與劃分。


技術服務組織重整
面臨衝擊:
1.整合性自動化圖書館系統取代人工作業(只是多了電腦查詢介面)。
2.出版品氾濫(就是同樣內容被出版很多次)。
3.主題是導向之趨勢。
4.新的科技發展要求技術服務更主動參與服務。
5.技術服務部門被要求更專業化。


技術服務組織結構之發展趨勢
1.打破傳統功能導向之部門化組織結構。
2.整體性自動化系統使採訪、期刊與編目合併。
3.增加資料庫管理單元。
4.配合自動化圖書館系統應力求工作流程合理化、高效率。
5.分散制技術服務組織。
6.採用矩陣式組織。
7.技術服務與讀者服務之界線逐漸模糊。
8.原始編目會成為讀者服務之一部分。
9.提升效率。